為保障今年棉花穩產增收,根據不同產區氣候特點和實際情況,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會同農業部棉花專家指導組研究制定了《2017年棉花中後期生產技術指導意見》。
——西北內陸棉區
棉花長勢總體較好,要針對後期易發生早衰、貪青晚熟等問題,加強後期田間管理。
1.肥水管理。正常棉田8-9月進行3-4次滴灌,肥水強度以中等為主。早衰棉田要加強肥水管理,畝增施鉀肥2-3公斤,推遲停水時間;貪青晚熟棉田要控制肥水,及早停水。
2.病蟲防治。主要針對中後期3-4代棉鈴蟲、秋蚜、紅蜘蛛進行防治。病蟲危害較嚴重的棉田要及時用藥,統壹噴霧防治。
3.采收管理。采收前清理棉田障礙物雜物(地膜、雜草、滴灌帶等)。適時噴施脫葉劑,待頂部棉鈴基本成熟、吐絮率達40%以上、氣溫穩定在18℃-20℃時進行噴灑。按標準分收,註意防止異性纖維汙染。
——黃河流域棉區
受前期高溫幹旱影響,棉花生育進程較常年平均提早10天以上。針對棉田早衰、爛鈴問題,重點加強棉花中後期管理。
1.肥水運籌。對早衰棉田可用3%尿素溶液加0.5%磷酸二氫鉀溶液,每隔5-7天噴壹次,連噴2-3次。有灌溉條件棉田,根據墑情適時澆水。及早加強溝渠疏通,保證三溝暢通,以防棉田遭受漬澇危害。
2.田間管理。早衰棉田後期易出現二次生長,應及時摘除新生贅芽。重視棉鈴蟲防治,今年棉田灰飛虱已普遍發生,應加大防治力度,做好統防統治。棉鈴蟲宜選用對天敵殺傷作用小的農藥(如賽丹等),紅蜘蛛可選用專用殺蟎劑等。鈴病偏重棉田應采用多菌靈、百菌清、甲基硫菌靈等噴霧防治。
3.催熟采收。晚熟棉田和需要早騰茬棉田提倡噴施乙烯利催熟。及時采收,以吐絮5-7天後為宜,實行分收、分曬、分儲、分售,控制異性纖維混入籽棉。蒜棉兩熟棉區適當推遲拔柴時間,其它棉區收完花後應盡快稭稈還田或拔柴。
——長江流域棉區
受前期多雨寡照、高溫幹旱影響,棉花生育期推遲10天左右。針對晚發、晚熟問題要加強中後期管理。
1.追肥整枝。早衰棉田應在9月中旬前用0.03%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,每隔壹周噴壹次。及時去除無效果枝、中下部老葉及贅芽,增強透光通氣性,增加上部成鈴率和鈴重,防止爛鈴。
2.防蟲減災。密切關註四代棉鈴蟲、紅鈴蟲、紅蜘蛛、盲蝽象和煙粉虱等發生情況,視情施藥防治。密切關註天氣變化,提前做好抗災預案。
3.催熟采收。對直播或遲播晚發、貪青晚熟等不能正常開裂吐絮棉田,可噴施乙烯利催熟。正常棉鈴吐絮5-7天采收為宜,采收、晾曬、包裝等環節堅持分收、分曬、分儲、分售,註意防止異性纖維混入,保障棉花品質。